科研生态势起②光明科学城合成生物“科研生态圈”蔚然成型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科研生态势起②光明科学城合成生物“科研生态圈”蔚然成型

  从正门进入,向左是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右是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光明科学城率先进驻的大科学装置,每天近百名科研人员在此紧锣密鼓地调试、搭建,为大设施顺利运转做蕞后冲刺。

  大科学装置、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汇聚于此:

  目前,已有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相继落户,其中,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一期于近期全面建成投用,深圳理工大学(筹)加速建设,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等省重点实验室加快推进。

  颜宁、邓兴旺、郭烈锦等尖端人才云集。光明区累计引进院士11人;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达1735人,较2020年增长近5倍;科研院所人才达5200人,较2020年增长近3倍。

  世界500强、高端智能制造企业、创新企业接踵而至:

  国药集团与GE医疗携手共建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先进制造基地;联想集团全球“母本工厂”规模投产;全国近三年来新成立合成生物企业40%落户深圳,光明区集聚了其中近80%。

  光明区作为全市三个科技金融示范区之一,落地总规模100亿元的光明科学城母基金,推出总规模100亿元的光明科学城科技金融专项。科技金融服务科研经济,各路资本闻风而动,激活“一池春水”。

  光明科学城内,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日臻完善,“科研生态圈”蔚然成型。

  在光明生命科学园合成生物研究大设施4楼,透明玻璃房内的DNA转化与涂布功能岛内,机械臂正熟练地把多个生物试剂和样品准确地放进微孔板,在各种自动化设备的高效配合下,每一道工序都井然有序。

  这样的功能岛共有11个,每一个都相当于一条生物“生产线”,借助智能化、自动化及高通量设备,这里能快速、低成本、多循环地完成“设计—构建—测试—学习”的研究闭环,实现人工生命体理性设计合成,相当于一座智能化的“生物铸造工厂”。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建立智能化生命系统设计与制造平台。

  光明生命科学园合成生物研究大设施4楼洁净实验室

  “实验室的一切在云端实验室能实时呈现,科研人员坐在电脑前就可随时观测实验动态。我们还建立了专供机器人使用的电梯,这套自动化仓储系统在理想状态下,并不需要人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智彧告诉记者,这座智能“生物铸造工厂”,使得研发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例如,以前用酵母生产青蒿素的周期约为10年花1亿美元得到一个菌株;如今在“大设施”的助力下,预计一至两年即可生产一个菌株,研发投入费用减少约90%。

  合成生物研究“大设施”带来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研发效率提升,如何从实验室走向工厂,与产业发生“强关联”?这就不得不提光明区在全市先行布局的合成生物科研-产业经济转化模式。

  在距离光明生命科学园几分钟车程之内,光明区政府和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作,由深圳先进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具体牵头建设了创新创业平台—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

  在这里,“穿白大褂的”和“穿西装的”在同一栋楼里,有效打破了科学与产业孵化的时间与空间壁垒,建立起“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极大地缩短了原始创新到产业转化的时间周期,科研与产业实现“双向奔赴”。

  这套国内首创的“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使得实验室与办公室之间的一次串门和交流,就有可能打通一个转化节点。

  “有一次我们在楼栋的平时见面交谈中,了解到楼下公司有酶产品改造的需求,便与对方公司的技术人员对接,蕞后成功进行了合作。”深圳粒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商务经理王晨迪表示,“楼上楼下”模式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很多资本创投、企业家、科学家及研发人员都积极参与进来,企业也能更清楚实验室的研发成果在产业场景下如何应用。粒影生物在成立仅1年的时间里,已完成两轮千万级融资。

  粒影生物的成功实践是一个生动缩影。截至目前,该创新中心通过遴选企业109家,孵化器和后续拓展园区吸引落地36家企业。入驻企业融资总额13.8亿元,估值113.3亿元。

  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高效打通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时空壁垒,使得从“0到1”“1到10”的原创性突破有了发展路径。

  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一楼展厅数米高的“∞”符号装置

  随着孵化企业步入新阶段,“从10到N”的产业规模化发展,需要更大的空间载体。位于恒泰裕·华南医谷的光明科学城合成生物产业园应运而生。

  该产业园由光明区政府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建,十几家合成生物企业聚集于此。随着企业加速集聚,人才、资本、科技等关键要素源源不断向光明区聚拢,合成生物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

  统计数据蕞有说服力:近三年,国内新成立的合成生物企业有40%落户深圳,而光明区集聚了其中近80%,合成生物领域全产业链布局基本完善。

  成立于2021年的深圳柏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柏垠),在这样良好的科研生态下迅速成长壮大。柏垠从创新中心孵化,现已“毕业”搬到了产业园,办公空间扩大数倍,并设立了中试车间。柏垠致力于新分子材料开发,已完成逾亿元PreA轮融资,将进一步加强研发平台升级及产能扩充。

  距离创新中心5分钟车程内,还有一家以合成生物成果转化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专业园区——卫光生命科学园,近期该园区完成了一二期的全面验收。

  该园区占地面积6.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园区瞄准全球生物技术前沿,以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等为重点领域,建设基因、大分子和细胞核心技术平台,打造以创新孵化和成果转化为特色的科研经济生态体系,创建全国首个合成生物成果转化专业园区。

  从高标准建设硬件,到全方位优化软件,卫光生命科学园在产业生态打造和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两方面已初具成效。目前已引入机构企业超20家,包括中科阿尔诺、深信生物、希诺亚、汉腾生物、唐颐控股等一批合成生物企业。

  该园区位于光明科学城科教核心区,周边科研机构及平台林立,站在园区4栋顶楼环视,光明生命科学园、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筹)、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等尽收眼底。

  在光明科学城赋能下,园区还重点引入深圳湾实验室光明生物医药创新中心,该项目将承载深圳湾实验室内部优质项目和行业前沿优质项目转化。与此同时,深圳医学科学院(筹)的团队也已进驻该园区,深圳医学科学院(筹)是深圳市重点打造的生物医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转化创新基地。

  金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作为一座科学之城、产业之城,光明区十分重视金融业发展,是深圳市打造的三个科技金融示范区之一。

  在创投路与光源二路交叉口,一座近200米的超高建筑直耸入云霄,极富设计感的高颜值外观尤为引人注目,这里是光明科技金融大厦。

  作为光明科技金融新地标,这里将是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将汇聚众多高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有效融合,为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盘活资金“活水”。同时,科技信贷、科技保险、融资担保、融资租赁等创业金融服务的推出,将为光明科学城的创新主体提供更加便捷和优质的融资服务,有助于激发创新创业的活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科研经济需要、实体企业需求,光明区大力推动科技金融发展,落地总规模100亿元的光明科学城母基金,落地总规模30亿元的光明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15亿元的合成生物产业基金。

  同时,推出总规模100亿元的光明科学城科技金融专项,包括小微企业助力资金计划10亿元、专精特新发展资金计划10亿元、领军企业培育资金计划80亿元,为光明科学城科技产业蓬勃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此外,光明区还陆续出台“8+5”产业集群专项政策、“1151”产业空间政策及制造业、科技金融、商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行业发展支持政策,为科研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全链条支持。其中,在全国率先出台合成生物与脑科学产业专项政策,从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创新链建设、产业链建设、生态链建设等四个方面给予扶持,打造科研经济先行地。

  内容来源:深圳光明 深圳新闻网光明网 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shcn.021cf.cn/index.php/post/46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上海青浦举办2023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上海青浦举办2023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数”联长三角、“智”造大健康——2023上海青浦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会日前在青浦工业园区举办。   上海市青浦区副区长金俊峰表示,当前的青浦,进博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和新城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持续发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枢纽门户”建设加快推进。今年,青浦区与临港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建设的东方生命港·青浦新城园和东方生命港·华新园已纳...

中山生命科学园已储备项目超120个预计今年10月开园

中山生命科学园已储备项目超120个预计今年10月开园

  5月19日,记者从中山翠亨建汇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获悉,翠亨新区的省市共建重点项目——中山生命科学园的18栋建筑已经竣工验收,正开展内部装修工作,园区招商和建设工作同步开展中。目前,园区在谈储备项目超120个,超六成来自深圳。   中山生命科学园(航拍图)。记者 缪晓剑 摄   中山生命科学园是目前粤港澳大湾...

总投资额666亿元12个项目落户沈抚新区

总投资额666亿元12个项目落户沈抚新区

  原标题:总投资额666亿元 12个项目落户沈抚新区   3月25日,沈抚新区举行了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2020年春季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来自国内外的近60家知名企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仪式。会上签署了包括国家蛋白质沈抚生命科学园项目、武汉卓尔满文化田园综合体项目、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项目等在内的协议12个,总投资额666亿元,涉及数字经...

蕞全!南京各区施教区公布!河西、江核、岱山业主喜提名校

蕞全!南京各区施教区公布!河西、江核、岱山业主喜提名校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蕞全!南京各区施教区公布!河西、江核、岱山业主喜提名校   近日,南京各区施教区陆续出炉,江北、城北、江宁等一批新学校正式投入使用,河西、江核、岱山、兴智等一批神盘学区定了,一起来看看吧!   河西南万科翡翠滨江、深业龙...

生命科學園打造全球領先“生命谷”

生命科學園打造全球領先“生命谷”

  本報訊(記者 孫雲柯)隨著全市復工復產的腳步加快,中關村生命科學園372家企業已有93%實現復工復產,一批國家重大科創項目正加緊推動,一批醫***健康成果正加速落地,一座具有全球領先水平的“生命谷”正加速到來。   北京萬泰生物***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體外診斷試劑與疫苗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平台,是國內體...

中外记者看深圳光明科学城有“大科学”

中外记者看深圳光明科学城有“大科学”

  中外记者走进光明生命科学园。图片来源:人民网深圳频道   中外记者听取光明科学城建设情况介绍。图片来源:人民网深圳频道   人民网深圳11月20日电(王星、刘森君)走进光明生命科学园,参观合成生物研究平台,了解大科学装置建设成果……近日,“中外记者看深圳”调研团来到光明科学城,近距离感受“科学重器”的魅力。...

京能热力控股子公司拟投建综合能源项目

京能热力控股子公司拟投建综合能源项目

  本报讯 (记者贺王娟)8月22日晚间,京能热力发布公告称,拟以控股子公司北京京能未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进行北京市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期综合能源项目(一期)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为该区域提供供热、供冷及其他综合能源服务。   公告显示,生命科学园三期综合能源项目(一期)总供能面积约为46.37万平方米,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新能源供热装机占比超65%的多能耦合能...

山林漫步抱“团”趣野2024年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山林徒步活动圆满举办

山林漫步抱“团”趣野2024年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山林徒步活动圆满举办

  月3日上午,由苏州科技城(东渚街道)团工委举办的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山林漫步,抱‘团’趣野”徒步活动顺利落下帷幕,来自片区的高校、院所、企业及团建联盟等青年代表约5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早晨秋高气爽,青年们在热身运动后,随着一声令响,三五成群从源点LiveLab出发,一路向五龙山山顶进发。据悉,徒步路线公里,途径科创路、彩石湖公园、太湖科学城绿道等。青年们漫步...